许多工厂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出现: 工厂内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很忙,但整体效率低下。而且也很难找出原因,不知该如何改善。本文从八个方面分析原因。 1流程有待完善 企业效率低下首先应检查流程是否合理,简洁和高效,是否有改进空间,可能性有多大。 2制度支持不力 服务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不支持流程系统,或制度之间相互掣肘和矛盾,或漏洞百出,或制度的制订有没有充分尊重人文情怀,制度过于严格了,重罚等于不罚,大家变着法子钻制度的漏洞,甚至集体对抗制度,制度过于宽松时,约束力不够。 3监管不到位 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或监管越位,或监管手段落后,或监管人员的素质有问题,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营效率。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监管是灵活的,监管必须按原则办事,否则会较大降低人们对流程和制度的忠诚。 同样,监管过于严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固守过时的落后的管理制度,那么将较大地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企业中高层管理能力有限 高级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具备战略上布局谋篇,不会战术上指挥调度协调,更不能很好地识人、用人。造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很优秀的士兵打错误的战役,失败肯定是必然的。 作为企业的主管,尤其高级主管,一个指令将会让各级员工都会为你的指令而忙,忙了半天没有效果,是无为的劳作。**者自身又不敢承担责任,试想其结局会是如何的糟糕?!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员工也就疲了。大家又不能违抗上级的命令,怎么办?员工各扫门前雪,大家都在忙,其实是各自忙各自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令夕改,做决策前不慎重,或决策力不够,或耳根子软,决策指令正在实施过程中,随意、随时、随便、随机修改指令,时间长了员工摸透了上司的秉性和行事风格,尽管发布了命令,担心再次修改指令,于是开始佯动而不真动,迟迟不出结果。 5员工职业素质不高 一个职业素质高的员工,其工作效率可能是一般员工的两倍、三倍、甚至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工作质量,普通员工在短时期内无论如何勤奋和努力是不能赶上和追赶职业素质高的员工。如果在长期平均思想的支配下,员工待遇都差不多,自然那些优秀的员工会逐渐流失了,沉淀下来一般的员工,导致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6“忙”文化的导向作用 企业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尽管每个人都很忙,但没有养成协同作战的意识和习惯能力,个人之间存在着工作的边界、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作疆界。更为严重的,互相掣肘他人,给竞争对手使绊儿,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 如果企业倡导忙的文化,那么企业必将为忙而忙,而不是为结果而忙。不要只关注形式上的忙和加班,应当关注效率,把每个人的工作安排细化,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动作(规定任务)。把关注形式转变为关注结果和过程相结合上来。 7企业战略定位及方向有问题 企业如果战略方向错误和战略方向不定。如果是战略方向错误,南辕北辙,无论员工如何忙,也都是负效益和负效率;如果是战略方向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尽管员工很忙,但尽做重复的劳动和无谓的劳动,谈何效率和效益。 8技术手段不匹配 一般来说,先进的生产设备自然是工作效率高而且工作质量也有保证;更重要的是设备太落后时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而人的情绪是相互传染的,进而影响到人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技术手段太**前时,也会限制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因为企业的环境不支持设备运作,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能量发挥。因此,放着很好的设备反而用不上,用时又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而且在与其他流程环节对接时提高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任何生产技术设备都要放置在符合的环境、配套才能发挥作用。